地点
诗文库
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九 北宋 · 吕陶
六言诗 押寒韵
小器祇堪近用,要途莫笑閒官。
到了野情易足,自于拙分常安
乞与苏洵定谥劄子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七(第二册第一六五五页)、《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臣窃见国朝故事,臣僚三品以上方许赐谥。
其有抱道蕴德、声实俱高者,官品虽未及而法亦得赐。
邵雍官止校书郎元祐二年赐谥康节
徐积宣德郎政和六年赐谥节孝
此祖宗尊贤尚德之意,不专以品秩崇卑为间,其旨远矣。
臣伏见故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编脩《太常因革礼》苏洵学综六艺,词杂百家,通于王政,达于权事。
方时燕安,中外以兵为讳,独著书极论为国之大计与制虏之长策,皆指事切理,不为空言。
欧阳修一见太息,比之荀卿,而韩琦亦谓虽贾谊不能过。
王安石恶其异己,指为战国纵横之流,天下不以为然也。
晚沾一命,订礼容台,浸乡于用,不幸赍志没地。
独其书伟然配、雄以传,而尤加器重,以为「文追典诰,论极皇王」。
自斯言之出,学者益以尊信,非若专门浅局之士,好高泥古,于用则疏者之比也。
仰惟陛下恢洪远猷,崇尚实学,如洵之贤,宜在褒表,轼、辙先已蒙恩,并得美谥。
易名之宠止及其子,尚遗其父,推本而言,于义为阙。
臣于庆元元年馆职日,尝因赐对乞将范祖禹常安民、张廷坚等一处定谥,即蒙圣慈开可,付外施行。
今者忝贰秩宗,实司邦礼,怀有未尽,不敢隐默。
兼本州守臣刘光祖见行陈乞,欲望睿明特饬攸司,参照邵雍、徐体例,与定谥,以示朝廷尊贤尚德之意,其于治道,不为无补。
折可适邀击西贼奏元祐七年十月十二日 北宋 · 章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九 创作地点:甘肃省庆阳市
皇城使环庆路第七将、权同管干第二将公事折可适申奏,经略司指挥统领环州界三将汉蕃军马,差人体探得西界举国犯境作过,可适十月初八日那移环州,三将军马分择地利于不勤谷等处,据险保聚,等候西贼打劫。
轻兵掩杀至故镇铺已来,逢西贼斗敌,微有斩获。
及生擒下蕃贼,诘问贼中动息详细,遂将三将辎重在后,轻兵取金村堡,间道至安塞砦,贼马已先次发赴木波,续谍报木波贼马翻砦下,环州旦夕头回,并取洪德大川路。
可适寻于安塞砦将三将人马重行整龊阵队,俟夜由大虫谷道,于贼砦傍偷路前去。
洪德下砦仍分擘蕃官慕化等带领兵马留驻肃远砦,令探候西人头回,以举火把数为号。
至十八日早,肃远举火认号,是西贼由洪德大川头回。
可适先于洪德西界城埋伏兵马,至当日卯时,贼马摆拽过砦,先从南门出兵邀击,战势欲酣,开放西门,劲兵疾攻,矢石俱发,杀散西贼中军人马,后军继亦奔溃,辎重孳畜惊乱,互相枕藉,扑入沟涧,死伤极众。
自卯至戌,血战不已,遂略那人马歇定。
三更已来,再出兵冲击,其西贼即时败走,散往川原逃遁,为月黑风昏,难以深入追逐。
并第二将副崇仪使冀德亦拣选守禦人兵出战,共力破贼。
计所部三将汉蕃兵马八千四百八十八人,除亡失与所获准折外,计获首级三百二十一级,强壮蕃丁七人。
〔小贴子〕折可适十月十二已后,统领环州三将出战人马节次那移,迨至马岭,与庆州三将人马各据高险劄野砦,照应控扼。
可适十四日探得西贼稍欲引退,遂留下权第七将许良肱部领手脚迟钝之人只在本处,再拣选精锐兵马将带第六副将刘珩同管干第六将人马党万、权第七副将张禧由间道取金村堡、安寨砦歇泊,分遣蕃官将带军马四散于山谷间,梢击西贼。
至十六日带领刘珩、张、党万及蕃官孟真等先入洪德砦,又分遣蕃官摩勒博、慕化潜入乌兰肃远砦观望,伺候分头邀击。
及预与摩勒博、慕化约定,暗为举燧火把数之号。
至十八日,既见火把数,得知贼马更由洪德出塞,遂整龊军马,藏形匿迹,设伏伺候贼军前来。
外示城砦空虚,佯为畏怯,亦不敢当锋接战。
既见得贼马前锋已远中砦,方来出其不意,遣伏兵邀击中砦,截断归路。
辰刻未时以来,贼军铁鹞子数万迫近洪德寨,欲向城攻围,将佐领蕃兵与贼力战。
可适当来路多撒铁蒺藜。
在城分布硬弩手神臂弓更互射箭,然犹奔冲不止,因更设虎踞炮于城外,炮石与硬弩神臂弓箭及铁蒺藜伤害西贼人马驼畜既多,因此溃散。
我军乘胜突击,贼众不得已,遂登山引避。
望见我军迫逐,因惊扰狼狈,自相腾蹋,坠入坑谷,驼马甲士,枕藉积叠,死者不知其数。
贼每以铁骑围裹,及以青幕夹道遮栏遁走,今遣将佐当锋力战,致贼退却,并是折可适武谋,党万与蕃部军主叶额领兵先据隘截断来路,功力最多,张禧、刘珩、蕃官孟真死战,功亦甚大。
其汉使臣李成、王涣、孙天觉、张康国、张万慕、吉、王常、郝亨、蕃官威凌、干白、忠梅、怀德、叶额等一十二人各能奋身用命,协力击贼,慕化、摩勒博在肃远首当贼锋,接战斩获七十七级,与可适南北相照,忘身并力,掩杀贼人,并是奇功。
若只以常法论赏,恐未足以劝死战破敌之人。
贼举国入寇,事势不易。
伏望圣慈特赐,优加殊赏。
〔小贴子〕洪德之战,贼军数十万,折可适等三将并本砦人马共不满九千,多寡不啻三十倍,卒能摧锋破敌,使贼遁去,若非人人死战,岂能成功!
诸将及城砦官部队将、汉蕃使臣等,若用常法计校亡失斩获为数,少推恩赏,则恐无以劝勉非常奋命之人。
敢望圣慈更赐详酌事势,特降指挥
〔小贴子〕诸将下共斩获七百馀级,夺到马六百馀匹,驼九百馀头到官。
其落崖扑死及散在民间,不在此数。
及夺到监军已下铜印共二十四面,伪国母梁氏随行衣服龙牌等。
题延射亭 宋 · 杨备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高台芜没曲池平,十万人家古县城
烟水云山屏画里,阖闾坟域旧都名。
呼韩邪(以焕乎盛仪遐掩前古为韵) 唐 · 谢观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八
倬哉惟汉。至德鸿融。
元功绚焕。敷仁义于异域。
俾华夷而同贯。故能臣匈奴
单于。超沙漠。
余吾。弃穹庐而云起。
望高阙而风趋。屈膝而来。
有以见其蠢尔。垂拱以待。
是用表于巍乎。况当行幸祠祀之礼崇。
甘泉泰畤之仪盛。肃肃乎文物是备。
昭昭乎威容既正。象胥以译。
岂言语以不通。司仪式班。
示进退之必敬。然后差行列。
辨尊卑。序璧羔皮帛之等第。
示要荒守卫之威仪。冠带之容。
间彼毡被毳。韶濩是作。
杂夫僸兜离。雍容之礼有则。
倔强之心不施。元塞永安
宁猬起兮于彼。青蒲方奏。
犹蚁伏而在斯。信纯化之云布。
俾远戎之星驰。不然。
何以其国则赊。其人不遐。
修臣之节。为国之华。
朝一人于宇县。涉万里之穷沙。
则周公明堂之仪。宁九采之足美。
夏禹涂山之会。虽万国而何嘉。
且夫怀我有方。所由者渐。
德之为被。我不可掩。
非慕义而有求。奚尊君之自贬。
是知抚御之道。莫善于汉宣
威仪之设。莫盛乎甘泉。
美舞徒称乎干羽。镂勋何愧于燕然
布令陈辞之义行。岂事成而后树。
引领稽颡之容作。乃瞻之而在前。
自可光九功。服九土。
旷万代而一时。宜耀今而荣古。
授王宰河阳节度使李拭河东节度使 唐 · 蒋伸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门下。
盟津雄屏。
大卤名都。
上控三川。
旁联七邑。
风俗近陪于卜洛。
山河旧壮于列京。
苟非谋叶理戎。
惠能及物。
则何以并膺阃寄。
服我朝章。
河东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党项使王宰。
业贯韬钤。
家传带砺。
备五才为战器。
讲七德为武经。
气本沉雄。
望高宿将。
河阳节度检校礼部尚书李拭
学深堂奥。
庆袭轩裳。
以言行为枢机。
以礼义为干橹。
才推通变。
时号正人。
咸早分武符。
颇识兵要。
顷总师旅。
共平壶关
既宏偃伯之功。
并著勤王之节。
尝酬显效。
久殿参墟。
历涉清途。
动闻直道。
爰自太府
出戌浙河。
载申揽辔之
果称宣风之美。
用稽懿绩。
乃践斋坛。
朕以杂虏犯边。
天兵在野。
尽护诸将。
属于长材。
而宰以微恙所婴。
全师难进。
虏成逋寇。
始务更张。
宜拥旆于中军
复建旄于善地。
久以晋阳作镇。
戎索所邻。
抚其四封。
必资硕望。
临人著术。
整众有方。
克树休声。
允膺茂选。
俾改辕于东夏
盛推毂于北门。
尔其肃彼戎行。
条其吏职。
内安凋弊。
远赡征徭。
勉副虚怀。
伫振纪律。
不移郑武之位。
再居陈宠之班。
懋乃有终。
式承丕命。
户部尚书 唐 · 张献诚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臣闻在满防溢。
则无其咎。
知进忘退。
是必凶终。
闻之往贤。
深以为诫。
微臣获宥政。
于兹六年。
猥蒙驱策。
委以心膂。
总戎持宪。
按俗宣风
皆匪因人。
率繇睿奖。
每用刻骨。
内讼于心。
何德于天。
何功至此。
誓期死节。
上报生成。
不谓去岁以来。
风痹成疾。
而圣恩益厚。
光宠愈深。
俾堂弟献功代臣节制。
授臣右职。
检校户部尚书
渥恩蝉联。
昼日三接。
臣以寝瘵之故。
竟不得趋拜轩墀。
授官累日。
又不得入曹视事。
多所旷废。
职臣之繇。
今形貌支离。
精魂荡越。
窃自诊视。
虑不终朝。
大惧禄位逾涯。
以速颠沛。
伏愿察臣丹恳。
罢臣此官。
消臣满盈之祸。
延臣晷刻之命。
倘光天下照。
曲遂愚衷。
粉骨糜躯。
死将不朽。
李珏扬州节度使 唐 · 蒋伸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门下。维扬右都。
东南奥壤。包淮海之形胜。
当吴越之要冲。阛阓星繁。
舟车露委。若非人伦硕望。
台鼎旧臣。则何以镇抚巨藩。
允膺佥属。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珏
器量宏深。襟灵冲粹。
道光朝彦。德契人师。
文章穷三变之风。学术洞九流之奥。
庄敬形外。温和积中。
松筠自高。圭玉不耀。
负经国之策。蕴致君之谟。
辅弼两帝。始终一心。
忠直贯于金石。节操励于冰霜。
邦家克宁。毗倚是属。
扬历斯久。声猷益光。
洎受钺孟津宣风列郡。
而能训齐师旅。润泽蒸黎。
奸豪惧秋霜之威。孤弱怀冬日之爱。
载膺参选。望洽冢卿。
铨管无差。操鉴惟允。
惟尔早践骊龙之位。再分邵武之雄。
儒臣之荣。可谓全美。
式崇端揆之重。仍兼亚相之权。
勉思令图。副我嘉宠。
策问十二首 其七 贾谊马周所言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四
问:古之人有一言而可兴邦者,不可以不知也。
汉文帝时,几至刑措,而贾谊有「流涕」、「太息」之言。
唐至贞观,米斗三钱,外户不闭,可谓治平矣,而马周所建言皆切一时。
盖天下未尝无事,惟其安不忘危,所以常安,治不忘乱,所以常治。
尧舜之为君,禹、皋陶、益、稷之为臣,不能忘儆戒于无事之时。
国家承平百有馀年,自三代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也。
然欲不忘儆戒于无事之时,以防危乱于治安之日,将亦有所谓「流涕」、「太息」事,有切于一时者乎?
贾谊洛阳年少马周常何家客,彼皆有王佐之才,诸君自视,宁将歉然?
盍亦言之,以观诸君之才之识,如何其小大远近也。
罗殿蕃进马指挥劄子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历朝茶马奏议》卷一、《南宋文范》卷二五
臣窃见比年以来,川广收市驵骏,以给内外诸军,未尝有阙。
今来罗殿蕃创乞贡马,于祖宗故事元未之有。
此固陛下圣德休明,远人慕化,乐输方物,以示怀德,书之史策,诚为太平盛事。
然臣悾悾愚见,窃有所疑,敢摭其五事为陛下言之。
邕州旧与交人为市,每岁得马分给江上诸军
虽于诸道颇为烦费,然循习既久,民以为常。
今若创于宜州受罗殿马,又须于邕马不经由处合置新驿,州县受弊。
其事一也。
臣询之知马者,云马出夏国者为上,部落者次之,茶马司所买熙河马又次之,川产杜生马为下。
至于南蕃所产,虽外貌权奇,其实昂首而不能俯,每行三数十里辄已喘乏,徒为观美则可,以之战阵则又远出川马之下。
其事二也。
邕州所市交马,积有岁年,金帛酬之,不为不至。
然蛮人无厌,小不如意则愆期邀价,多以物货滥恶为辞。
罗殿蕃自云逐年亦卖马于横山,近与毗那国为仇,道路梗塞,遂由宜州
此一偏之说,固不可信。
安知其非交趾属部或与之有隙,借重中国以自救解?
或交人欲衅,诡为此计,异日得以归曲于我。
其事三也。
吕愿忠帅广西,贪功生事,招诱南丹州莫氏,使之纳土。
当时朝廷醲赏过于军功,而种类未补官者尚百馀峒,至今纷纭不已。
罗殿蕃欲入贡,乃因南丹遣山子效用晓报,则献马之计岂其素心?
将来恃恩望报,恐非莫氏之比。
其事四也。
邕州守臣例于衔内带安抚、都监提点买马公事,置司设属。
每岁买马,帅司又遣干官同莅其事,所费不赀。
宜州守光盛志在幸赏,若遂此请,将来必乞与邕为比,又增远方之害。
其事五也。
罗殿所称曾于咸平二年元祐二年以来自南平军入贡。
臣恭考《国朝会要》及《实录》,是二年间只有张罗二蕃入贡,初无罗殿之事。
臣窃详今来指挥,令广西宪司共议,如于边界不致生事及宜州置场委有利便,方许保明,可谓洞究利病。
然臣窃恐边隅之臣不务远虑,乘朝廷指挥颇向其说,必遣人深入蕃界,啖以厚利,今日以往,马必踵至,将来虽欲为之限约,固不可得。
宜州多事,必自此始。
正使岁得千马,何足以为天厩重轻,而令南方久安之地遂贻无穷之弊。
此臣所以私忧过计,不能自已。
伏望圣慈特轸宸抱,行下宜州,只依广西经略司所陈,今后遇罗殿蕃马入界,如愿中卖则令就邕州横山塞贸易,或系进贡则须令赍祖宗以来所获告敕牌印之类辩验,即许照旧例从南平军路入贡。
所有前件录黄,臣未敢书名行下。
谨录奏闻。
告瑞宗庙制(十七年五月戊子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天生神物,以应王者,远人慕化,实由有德。
朕以虚薄,何以享斯?
高祖、光武圣德所被,不敢有辞。
其敬举觞,太常择吉日策告宗庙。
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
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人三斛。
郎、从官视事十岁已上者帛十匹。
中二千石、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奉赎,在去年以来皆还赎(《后汉·明纪》)
新修普净下院记嘉祐四年四月 北宋 · 郝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四
夫民,冥也,生而无知,必有厥尸。
尸之者,非圣人而谁欤?
何以化而成之?
必由于学。
古之设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皆俾民为善也。
降及叔世,兹道浸息,伥伥而趋于他歧,甚久矣,甚久矣!
不发不俪不嗣者,历观州闾乡党之中,未尝无之。
曷化而致悉归正道,纳中人于君子之涂?
在帝天下者之所职哉!
炎宋秉箓,革五季之弊,启万世之祚。
文物彬郁,车书混同
六合晏然,洗元之事几百年。
君子在朝,贤不家食。
礼义之教,风行万里。
三辰顺度,嘉瑞辐凑。
尧舜之世,其盛止于此焉。
军城戍垒万叠,军威四炽。
边峰接祁连之山,古路指定武之郡。
田野沃壤,居人繁夥,士伍云会,郛郭翼舒,控扼要地也。
方当万里灭烽,异俗慕化,台障卧鼓,兵农息肩,含哺鼓腹乐岁熙时,无横役以殚力,无重敛以竭财,其俗往往栖心于释氏之教,依之者十有七八。
释教之起,肇自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廷,问于朝,傅毅以佛对。
遣使天竺,得佛经、释迦像。
自后遍于中夏。
其说教大底言生生之数,皆因行业有三世,识神不灭,凡为善恶,必有报应。
渐积胜业,陶冶粗鄙,经无数行,澡练神明,乃致无生而得佛道也。
及至偕次功行,等级非一,皆缘浅以至深,藉而为著,在于积澄心清欲,习虚静而成通照也。
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三归。
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天畀以仁义礼智信同。
噫!
兼爱之谈,夸诞之说,不足取,亦立教之一端耳。
王仲淹谓西方之教,韩退之谓害过杨、墨,诚非要道,施于中国则泥,宜乎聋俗之所忻慕也。
粤有浮图生琼能潜心于道,老于空门,因启意即寨城之东北隅卜隙地数亩,建佛堂,为普净之别舍。
乃率大姓以及其徒,为佛是听,乐然而具金数十万,遂命工饬事。
厥功告毕,曾不踰岁。
峻宇壮丽,足以防风雨,绘像丹青,足以美瞻仰,实琼能劬劳之力矣。
矩才乏中人,辞愧齑臼,既禀严旨,难于退让,直笔以书,用志岁月。
大宋嘉祐四年乙亥岁四月己丑朔,十五日己卯记。
三班奉职、监定州军城寨酒税□,左班殿直定州军城寨兵马监押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内殿承制定州军城寨主、骑尉、京兆县开国子食五百户□□。
按:光绪保定府志》卷七七,光绪刻本。又见国家图书馆拓片·各地六八八五。
校官咸淳二年七月 南宋 · 解南翔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
理宗皇帝之三十六年改元景定,越三年,县立之师曰主学
壬戌之秋,南翔昉由部选,调县学掾。
嵊,古邑也,今丰沛邑也。
山川人物之秀异,为天下最。
南翔不敢不职其职,以对扬休命。
三年满将代,进诸生,语之曰:「《春秋》法,始事必书,可无以告来者」?
诸生曰:「何居」?
曰:「在学言学,吾明告之:古者大道为公,自王宫国都以至比闾,莫不有学。
春秋以前,县大郡小,当时一县不知几闾也,姑以一闾言之,二十五家之中,坐左右塾,有两师焉,则是一县又不知有几师也。
战国而后,郡大县小,塾教法废而兼并起。
汉、唐举法密,教法疏,郡国之贡不存,闾塾之教不复,思古君子未尝不痛恨也。
国朝跨汉轶唐,追三代而从之。
郡国之学,自庆历始。
县置主学,自景定始。
呜呼盛哉!
仁祖四十二年之治,先皇帝四十一年之治,与三代同风,其以是夫。
南翔忝创员之首,深惧旷瘝,上以负天子,下以负所学,汲汲然不敢怠。
讲说惟精,考课惟公,非周孔颜孟之说不敢言。
以薰以陶,骎骎邹鲁。
规模立矣,廨宇创矣,讲会说矣,先贤之祠宇建矣,继廪继庖,亦足以养廉矣。
由此而菁莪以育之,采芑以新之,棫朴以官之,人才其不三代乎。
今天子聪明仁圣,师道立而善人多,三代之盛,诸生身亲见之」。
咸淳二年丙寅七月记。
按:民国嵊县志》卷二六,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僧畅法华行业记嘉祐七年正月 北宋 · 释浩宏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七
会畅法华,询寺耆旧,本闽中姓陈氏,因游江浙,寓秀州隆福寺大中祥符间早世。
禀性质直,而通经为业,日诵《妙法莲花经》或一部,或两部。
夜礼兜率天宫弥勒菩萨,或三百拜,或二百拜。
以日系月,自强不息。
寓此约三十馀载,始终一贯。
其或体羸气劣,遇酒殽处,不问亲疏,我所嗜者则餐之,以水荡口,诵经复初
及康宁则过中。
人或与物,乃云:「佛制枝叶花果,不许入口」。
至六十五岁,梦登一阁,有异人谓师曰:「此是兜率天宫,师寿止七十五岁,当来此居」。
畅稽首:「我愿八十岁,所诵经方满二万部」。
翌日索笔,大写梦中事于壁,由是愈加持诵,经数既满,师寿八十矣。
冬夜澡浴,更衣待旦贺正至半夜坐灭。
居人颜霸帅众奉香为薪,口舌根自火而出,体柔色红,舍利粗大,五色莹然,燄中飞迸,累于草树。
自阇维后,从祥符天圣末,二十馀载,灵骨在焉。
僧泽随收得片骨于窍中,舍利资生,遂以火试,铿然坚固。
由是作石函,瘗寺门之左,上建石塔以识之。
今法孙子来上人,自天圣末止今嘉祐,又经三十载。
知先祖法华德善,惧其湮没,请予直书,以备僧史,俾希风慕化思齐焉。
嘉祐七年壬寅岁正月日,杭州梵天寺上方传天台教、赐紫了空大师浩宏撰。
按: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六,嘉庆二十七年刻本。
竹坡施先生昆玉 明 · 朱浙
尤川古邑佳山水,双峰巑屼水清泚。
地远民风淑且闲,渔钓还多隐君子
薄游已作廿年期,只今魂梦长依依。
扁舟欲往关山阻,一雁不来音信稀。
极目溪云拥溪树,君游是我曾游处。
漫题短句送君行,直把愁心向君去。
地主竹坡好弟兄,论交结识旧有情。
班荆坐爱苍苔煖,携手时闻寒玉鸣。
一从放逐更多病,寂寞郊扉掩芳径。
摧落平生四海心,真如絷骥气空横。
君到尤中见故人,为余传语寄情亲。
木兰烟水壶公月,短发蓬松一角巾。
任城田直孺 北宋 · 刘挚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古邑东风桃李残,故人高卧白云间。
我知原子贫非病,谁识萧生志抱关。
相遇正逢春事晚,已衰难伴醉乡闲。
卜邻惭愧当年约,依旧无钱买北山
对私雇船渡人判洛水中桥破绝往来渡县令杨忠以为时属严寒未可修造遂私雇船舫于津所渡人百姓杜威等连状举将为干济廉使懦弱不举职事以邀名欲科不伏) 唐 · 赵和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上洛飞湍。中桥施搆。
参差危柱。若星影之全开。
断绝浮梁。似虹光之半起。
望九衢之车马。未见川流。
瞻两岸之风烟。更疑波委。
杨忠宣风帝辇。作宰神州。
以修造之辰。当冱寒之节。
私雇船舫。公然来往。
论惠虽是恤人。语事更非济物。
且雨毕理道。水涸成梁。
莫不率由旧章。抑亦编诸甲令。
故违宪法。自寘刑科。
廉使以懦弱绳愆。正符厥理。
杜威以干济连状。未识其宜。
绩溪陈明府 唐 · 张乔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古邑猿声里,空城只半存。
岸移无旧路,沙涨别成村。
鼓角喧京口,江山尽汝濆。
六朝兴废地,行子一销魂。
田夫谣送马瑞河父母之沾益 明 · 余继登
 押先韵
田夫无外事,惟有佃其田。
腰镰与荷锄,两两相比肩。
偶尔理田器,相携向市廛。
忽闻城市言,官长近已迁。
行当舍我去,不复久留连。
仓忙到县门,车马已骈阗。
惊愕语同辈,兹事良已然。
自从官长来,于今五六年。
年年纳租后,家家饱粥饘。
鸡犬夜不惊,村舍常安眠。
积谷为我赈,逋赋为我蠲。
时有三老来,化诲为我宣。
儿童各长成,恩德及茕㾓。
信是田家乐,赖得官长贤。
自谓长若斯,闾里得生全。
今去欲何之,惝恍心若煎。
去从官长去,不知何时还。
来时不预料,囊无送刘钱。
徒尔卧辕下,相将车牵牵。
闻说官长去,行行向南滇。
滇南万馀里,道路太绵延
中复经巫峡,崟崎摩苍天。
况当五月时,赤日赫如燀。
田夫有圆笠,不敢献君前。
但愿加餐食,以慰心拳拳。
尚来福吾民,勿此长弃捐。
仆夫早严驾,五马何翩翩。
云树隔行踪,有泪如迸泉。
镇川。韵青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四
独凭乌几睡初醒,此去京华几短亭。
山势周遭围古邑,松声萧瑟透疏棂。
秪今粜贵民方困,何日风淳夜不扃。
未报国恩亲亦老,归期且莫负丁宁。